云南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的夜色悄悄降临,村里的灯光却亮了起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家长们围坐一堂,笑声和掌声此起彼伏。这不是普通的聚会,而是一场“家长夜校”,让乡村的爸妈们聚在一起,学法律、聊健康、谈教育,为的就是让孩子成长得更好,家庭更幸福。
这场活动叫“涵养好家风 共筑家国梦”,名字听起来挺大气,但内容接地气。乡里的派出所所长尹可雄第一个上场。他没拿枯燥的法律书,而是用身边的真实案例,讲得通俗易懂。比如,邻里纠纷怎么处理,孩子上网被骗怎么办,他把法律条文变成家长能听明白的“护身符”。有个妈妈听完说,回家得赶紧教孩子,别随便点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链接。这堂课让大家伙儿心里亮堂了不少,觉得自己能更好地保护家人。
接着,乡卫生院的张举艳医生站上了讲台。她就像个贴心的“健康管家”,专门挑了大家关心的事儿讲。女性的身体保养怎么做?孩子长身体的时候吃啥好?还有,怎么控制体重,别让全家都“胖”成问题。张医生讲得细致,连村里的大爷大妈都听得津津有味。有人当场就问:“我家娃挑食咋办?”张医生笑着给出了几招,回家就能试试。
教育环节是重头戏。乡中学的闫林合老师一开口,就抓住了家长们的心。“你家孩子是不是也不爱跟你聊天?”他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底下好多家长都笑了,纷纷点头。闫老师教大家怎么跟孩子“好好说话”,别动不动就责骂。比如,孩子成绩不好,先别急着批评,试着问问他哪里没学明白。闫老师还讲了怎么帮孩子养成学习习惯,比如每天固定时间写作业,别让手机抢了注意力。这些建议简单又实用,家长们一边听一边记,恨不得马上回家试试。
这场夜校不只是讲课,还有互动环节。家长们被分成小组,讨论自家孩子的问题。有的说孩子沉迷手机,有的说孩子不爱读书。老师和专家现场答疑,气氛热闹得像赶集。村里一个大姐感慨:“以前我只会吼孩子,现在学了点门道,回去得好好跟他聊聊。”
活动还请来了文化站的工作人员,教大家唱阿昌族的传统歌曲。歌声一响,现场的气氛更热烈了。家长们一边学唱,一边聊起自家的家风故事。有人说,家里老一辈教导要诚实做人;还有人说,孩子得学会尊敬长辈。这些故事让大家觉得,家风这东西不只是挂在嘴边,而是真能影响孩子一辈子。
这场夜校的意义不小。数据显示,梁河县2024年以来已经办了20多场类似活动,覆盖了全县80%的乡村。每次活动,参加的家长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九保阿昌族乡的这次夜校,来了120多个家长,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他们说,平时忙着干活,哪有时间学这些?现在有机会,听听专家的建议,感觉自己也能当个更好的爸妈。
夜校不只是给家长上课,也让村里的风气变好了。过去,有些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孩子和父母关系紧张。现在,通过夜校,家长们学会了换位思考,试着理解孩子的需求。村里有个爸爸分享,他以前觉得儿子不听话就该骂,现在学会了先听孩子说,再慢慢引导。结果,儿子现在愿意跟他聊心事了。
活动还特别关注特殊群体家庭。比如,留守儿童的家长或者单亲家庭,他们平时更需要支持。尹所长专门讲了怎么防范电信诈骗,保护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张医生也提到,单亲家庭的妈妈要多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别把压力都扛在身上。这些贴心的建议,让不少人觉得心里暖暖的。
夜校的课堂虽然只有一晚上,但影响却能持续很久。家长们学到的东西,慢慢会带到家里,影响到孩子,甚至整个村子。有人说,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家庭是国家的根基。这话听着挺大,但细想确实如此。一个家庭和睦了,孩子健康成长了,村里的风气自然就正了。
这场夜校,就像一颗种子,种在了每个家长心里。未来,它会生根发芽,变成更好的家风,影响一代又一代人。你说,这样的活动,是不是值得多来几场?
保利配资-保利配资官网-专业配资平台-股票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