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印度商品额外加征25%关税,叠加7月30日宣布的25%基础税率,印度输美商品总税率飙升至50%。白宫宣称此举旨在惩罚印度“进口俄油”的行为,并称其“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印度外交部则强硬驳斥,指责美方举措“不公平、不合理、不可接受”,誓言采取“一切必要行动”捍卫利益。
与此同时,多家印媒披露,印度总理莫迪计划于8月31日至9月1日访问中国天津,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如果成行,这将是莫迪2018年以来首次访华。
美国和印度的贸易谈判已经过五轮,中间一度有消息称双方接近签署协议,但最终谈判疑似破裂。刘宗义认为,此前印度方面释放出的信号可能只是一厢情愿。从今年1月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后,莫迪急于拜见特朗普,但未获邀请。2月拜见时,特朗普提出的条件包括在安全战略上印度要像日本那样主动为美国分担义务,解决贸易逆差问题,要求印度市场全部向美国开放,高价购买美国武器装备和油气能源,以及帮助解决印度裔移民问题。当时莫迪做出了一些让步,但特朗普并不满意。
莫迪政府在过去几轮谈判中希望获得相较于周边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关税优惠,以便继续推行其对外大战略,即利用美国印太战略拉美遏华的同时,推动全球产业链向印度转移,实现经济腾飞和大国崛起。然而,特朗普面对巨额债务,必须靠“吸血”维持,不仅针对中国,也包括印度和其他国家。印度想先达成小型自由贸易协议,但特朗普不答应。印度人的谈判风格与特朗普相似,双方难以妥协。
此外,4月份中美在日内瓦达成协议,让印度产生了“中国行,印度也行”的错觉,因此在之后的美印谈判中态度也强硬了起来。5月份的印巴空战也让特朗普和莫迪对彼此心生不满。特朗普抢在莫迪发表正式声明之前,宣称经过他的努力促使印巴两国停火,这让莫迪颜面尽失。这轮冲突结束后,特朗普发现印度军事不堪一击,对印度感到失望,开始怀疑印度能否在印太战略中遏制中国的效果。
受上述因素影响,美印谈判实际上基本破裂,特朗普还“极限施压”,将对印关税翻倍到50%。对于特朗普的极限施压,刘宗义认为莫迪政府在农业问题上很难让步,因为农业问题涉及印度国内政治稳定。印度是农业大国,50%以上人口在农业领域,而印度农业产业与美国相比没有竞争优势。此外,印度农民十分剽悍,莫迪不敢惹他们,因此过往不少农业改革难以推进。
在石油问题上,莫迪政府也不愿完全妥协。过去几十年,印度经济受季风和能源石油影响最大。自俄乌冲突发生以来,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大幅增长,目前俄石油占印度石油进口量的40%。印度将这些石油或进行加工,或直接倒卖到欧洲,赚取大量外汇。印度声称是美国鼓励其进口相关物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拜登政府曾多次与印度交涉,但印度并未听从。
对于50%的最新税率,印度外交部回应称“不公平、不合理、不可接受”。印度可能采取的“必要行动”包括向世贸组织(WTO)提出起诉,以及在外交上求助于中俄、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试图平衡姿态,让美国重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关税变化导致印度对美出口受影响,于是莫迪呼吁印度民众尽量购买本土产品。印度官员表示,美国不能忽视14亿人口的市场。然而,印度的消费能力存在质疑。按照种姓制度划分,婆罗门、刹帝利,再加上吠舍中的富裕阶层,大概占印度总人口的15%-20%。印度所谓的“中产阶级”与中国概念不同,且没有清晰定义。印度前1%的800万人年收入达到了2万美元,随后的9%类似中欧,相当于全球范围内中等收入水准。
7月底,印度央行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5月,印度净外国直接投资(FDI)仅为3500万美元,环比暴跌99%,同比暴跌98%。国际资本开始看衰印度及其市场,印度股市持续上涨的重要原因在于游资涌入。中国的DeepSeek出现后,中印两国的股市基本逆转,国际市场的资本流动也出现转向。印度多年来奉行类似“杀猪盘”式的吸引外资政策,使外资对印度投资环境信心动摇。
印度在外交方面会转向中俄及上合等组织。莫迪计划出席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办的上合组织峰会。刘宗义认为,印度一直想在所谓的印太海洋和欧亚大陆之间维持平衡,会阻碍上合组织在关键领域达成不利于美西方的协议。特别是在近期以色列和美国对伊朗采取行动的问题上,印度的态度与上合组织其他国家截然不同。
对于接下来的中印关系发展,刘宗义认为不宜抱有过高期望。印度仍追求在中美之间维持平衡,以获取更大的纵横捭阖空间,继续推行其大战略。近二十余年来,随着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强势崛起,印度的二战史观发生了显著重构,神化钱德拉·鲍斯,使其成为最受崇敬的“独立英雄”。历史上,鲍斯在二战期间曾与德国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合作。莫迪在前往中国天津参加上合峰会之前,会先去日本参加印日年度峰会,届时他很可能会去祭拜鲍斯,甚至为被原子弹炸死的日本人默哀。
保利配资-保利配资官网-专业配资平台-股票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